学术交流
宁夏作物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银川召开
1月19日,宁夏作物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第2次会议暨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银川市召开。宁夏农科院作物所、生物中心、固原分院,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原种场和各市县农技中心、种子公司等会员单位理事、会员代表共1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作物学会理事长刘炜研究员作了“宁夏作物学会2014年工作报告”,全体理事对报告进行了审议,并对学会的今后工作尽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建议。参会理事对大会征集的43篇论文进行评选。其中“利用RIL及多种SSR标记构建春小麦遗传连锁图谱”、“2个相关高油玉米重组自交系(RILs)籽粒淀粉含量QTL定位及其与油份含量的遗传关系研究”、“春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相关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宁夏水稻粒形变化对品质的影响”、“宁夏富铁水稻种质资源筛选及籽粒铁含量与粒形相关性分析”、“冬小麦在宁夏山区、灌区种植的比较研究”、“30年来宁夏引黄灌区优良品种(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高产育种展望”、“不同灌水条件下春小麦不同器官碳同位素分辨率与产量的相关性”、“2013年宁夏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宁夏小杂粮发展现状与优势分析”等10篇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给予了表彰。
会上原农科院院长、研究员戈敢作了《现代农业技术及发展策略》专题发言,他从作物转基因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农业节水新技术等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对宁夏作物生产趋势和发展策略给予了分析,并期望宁夏作物学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物学会的优势,为宁夏作物生产贡献力量。宁夏大学农学院李培富教授、区农技中心马自清研究员、农科院生物中心董建立研究员、农科院作物所陈东升研究员、农科院固原分院曹秀霞研究员、宁夏大学农学院吴宏亮副教授、农科院作物所孙建昌博士等分别做了学术交流报告。
本次大会的召开发挥了学会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以学术交流的质量和实效为着力点,提高了学会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了产学研推等不同行业、不同作物间科技人员的学术交流,提升了学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更好服务于宁夏粮食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宁夏作物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