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活动
“党建+科普”献礼建国70周年 --中国作物学会党建强会特色活动成功举办
为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迎接第2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到来,2019年9月21日-22日,中国作物学会党委与挂靠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共同组织开展2019年第二期“守正创新 凝心聚力 科普惠民”主题“党建+科普”特色活动,向社会公众开放作物科普基地,为公众带来精彩纷呈的“作物科普大餐”。适逢金秋季节,作物科普基地硕果累累,绽放着丰收之美,吸引了来自北京的大中小学生、新闻媒体、社区居民等1700余人预约参观。
本次活动向社会公众全面开放作物科普基地,展示了正在生长的30种作物,78个品种,虽然面积不大,但是种类丰富,包括玉米、水稻、谷子、黍稷、高粱、黎麦、苏丹草、珍珠粟、荞麦、大豆、绿豆、花生、芝麻、胡麻、蓖麻、甘薯、甜菜、向日葵、油菜、籽粒苋、棉花、红花等。基地还展示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化学调控玉米降秆增产技术。这些作物新品种和栽培技术都是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及地方农科院科研成果的一部分。此外,活动还为参观公众发放了精心制作的科普基地宣传册、作物科普宣传单2800余份,播放科技宣传片30余场。
活动充分发挥了学会科学传播专家力量,向广大公众普及作物科学知识及新科技、新技术、新方法。活动设40场专业讲解,作物专家和农业博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参观公众介绍了基地的作物品种、发展历程、作物的价值及其他用途,普及了作物科学知识及深奥的高科技及农业科研的重要意义,也让公众了解到“世界最贵农田”这种宣传是错误的,不能以传统的农业生产田来评判科学试验田的价值。
少年儿童是本次科普基地公众开放日的重要参观群体,很多小学生对农田及作物无比好奇、兴奋不已,为增进他们与科学家之间的交流,活动还设计了科技知识问答、谜语竞猜环节,寓教于乐,让小朋友们在感受参观乐趣的同时,让他们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也呼吁他们要从小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本次党建强会活动将党建与学会科普工作相结合,推进了党建与学会工作的深度融合,提升了学会开展“四服务”能力,是学会党建活动形式创新与服务方式创新的进一步探索。下一步,学会将充分发挥党员专家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凝聚价值认同,推进党建与科普工作深度融合,为促进全民科学素养提升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