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荣耀】经我会推荐,黄长玲、杨远柱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2020年5月30日,适逢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揭晓并颁发了本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的各个奖项,经中国作物学会推荐,学会理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种中心主任黄长玲研究员,学会理事、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远柱研究员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颁奖现场
(前排右一为黄长玲同志,杨远柱同志通过视频直播方式参加了颁奖活动)
中国作物学会在此向获奖者表示热烈祝贺,希望他们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为转化创业、决战脱贫攻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希望学会全体会员,尤其是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要以黄长玲、杨远柱同志为榜样,坚定创新信心和决心,勇立潮头,锐意进取,时刻奋进在创新争先的路上。
黄长玲,中国作物学会理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育种中心主任。他培育出耐密高产优质广适玉米新品种,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5亿亩,增创产值80.3亿元,种子企业开发品种销售额23.6亿元。创建基于茎秆拉力及穿刺力等结合分子标记和增密配合力测定等技术,构建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一批耐低氮高收获指数高产、耐密抗倒、耐旱、耐低氮、抗病优良自交系。开展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揭示控制杂种优势的关键位点以及基因和蛋白表达调控网络。对细胞壁组分、消化品质及茎秆强度进行QTL定位,开发了分子标记,建立了全基因组选择方面的模型。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农业农村部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和中国农科院科杰出技成果奖,并获中国种业十大杰出人物、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和北京市科技盛典人物称号。
黄长玲同志
杨远柱,中国作物学会理事、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他带领团队坚持市场与产业导向,通过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的不断创新,2014年后相继培育出“隆科638S”“晶4155S”“隆晶4302A”等突破性水稻不育系,近3年培育出绿色优质高产杂交稻新品种162个,其中国审118个,中抗稻瘟病品种占比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4倍,优质率达75%,14个品种被评为国家优质金奖和湖南省高档优质稻,7个品种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超级稻。年销售这些新品种种子2000多万公斤,年推广面积超4000万亩,晶两优华占、晶两优534、隆两优华占2018年推广面积居全国杂交水稻前三位,迅速成为我国杂交稻新一轮主栽品种。他主持的“水稻温敏核不育系株1S的选育及应用”“优质抗倒水稻不育系湘陵628S和湘陵750S的选育及应用”,分别获2009年度、2018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杨远柱同志
“全国创新争先奖”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之后,国家批准设立的又一重要科技奖项,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共有10个团队摘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牌,28名个人荣获创新争先奖章,258位科技工作者获得创新争先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