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作物学会官方网站!

English

业务活动
中国作物学会麻类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现代麻业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发布时间:2018-08-15      来源:       阅读量:     分享:

2010年12月28日,中国作物学会麻类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现代麻业学术研讨会在海南省海口市隆重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副院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雷茂良书记,海南省科技厅赵庆惠副厅长,海南省农业厅林道孔副巡视员,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肖邦森院长,中国作物学会杜娟副秘书长,第四届麻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原所长孙庆祥研究员,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所长熊和平研究员、中国麻纺协会马晓璐处长、海南省科技厅农村处钟广钲处长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工科贸和产学研商等部门的17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开幕式由福建农林大学祁建民教授主持,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肖邦森院长致欢迎词,中国麻纺协会马晓璐处长宣读了中国麻纺行业协会对此会议的召开发来的贺信。第四届麻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孙庆祥研究员作了工作报告,回顾和总结了麻类专业委员会十余年来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并对新一届委员会提出了殷切希望。

会上宣读了“关于授予卢浩然、酆云鹤、王耕、李宗道、杨宗盛等五位同志麻类事业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的决定”,对为我国麻类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已故老一辈麻类学科奠基人和麻业工作先驱者给予了高度评价。

会议邀请刘旭院士、熊和平研究员和彭定祥教授等专家作了大会报告,从粮食安全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麻类生产现状与多用途研究和麻类栽培学科“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等方面报告了工作进展和取得的成果。

会议期间进行了麻类专业委员会的换届选举,产生了麻类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新一届麻类专业委员会由138名委员组成,其中常务委员32人,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8人。熊和平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会议进行了分组讨论,171名麻类科技和推广工作者围绕我国麻类生产“十二五”发展规划、麻类产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新一届委员会2011年工作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认为,当前我国麻类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今后麻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和工业两个领域的技术突破,相互衔接。农业方面要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从树立大纤维观念和扩大纺织原料种类、南麻北棉、以麻代棉、实现麻类种植向“三地”拓展、加速成果转化等方面着手,提高质量、提升科技含量,加大麻类多功能产品开发的力度。从工业方面加快麻类纺织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增加麻类产品附加值,提高麻类产品国内市场竞争力。

新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熊和平所长在闭幕式讲话,他指出,与历届会议相比,此次会议具有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议题最多的特点。与会代表达到171人,为历届麻类专业委员会之最;代表覆盖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工科贸和产学研商等部门。会议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刘旭副院长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作物学会、海南省科技厅、海南省农业厅、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麻纺协会等单位领导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第四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并进行了分组讨论。会议工作期间进行了学术交流、换届选举,还对老一辈麻类学科奠基人和先驱者授予麻类事业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会议安排紧凑,与会代表积极参入,获得了圆满成功。

熊和平主任委员对新一届委员会的工作进行部署,一是努力提高我国麻类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二是继续加强与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联系,增强服务整个麻类产业能力,三是充分发挥行业人才和智力优势,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四是积极承办各类展会,促进麻类科技成果转化,五是大力开展三下乡等活动,为“三农”工作做出贡献。

最后,熊和平主任委员强调,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即将启动之际,新一届专业委员会全体会员要紧密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加强与体系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麻业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作物学会麻类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JPG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