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作物学会官方网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科技赋能定点帮扶 | 临县食用菌引种示范增产增收项目结出产业硕果
发布时间:2022-12-09     来源:       阅读量:     分享:

“今年我在流转的46亩地里新建28个大棚种植羊肚菌,在中国作物学会的精心指导下,亩产比去年提高约200公斤,收益可突破百万元。”大雪时节,说起发展食用菌产业,山西吕梁临县城庄镇农民刘兰平高兴地说。

微信图片_20221209163255.png

刘兰平种植的羊肚菌丰收(刘生锋 摄)

和刘兰平一样,临县富之源种养专业合作社在中国作物学会科技服务团的支持下,打造食用菌产业园区、国家食用菌改良中心临县研发基地、临县食用菌产业培训中心,大力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枣木香菇。据负责人李海顺介绍,合作社已建成62个标准出菇棚、28个养菌棚、1000多平方米的冷库和培养间。

2022年,该合作社生产香菇菌棒150万棒,日产菌种1万袋,可为7000万菌棒提供所需的菌种。这些成果都得益于中国科协的定点帮扶。

2021年以来,中国作物学会开始在临县实施中国科协定点帮扶项目“食用菌引种示范增产增收项目”。

项目实施期间,在中国作物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程维红、山西省作物学会秘书长王创云等带领下,20余名食用菌科技专家组成的科技服务团多次深入当地多个食用菌示范基地,就枣木香菇、羊肚菌及灵芝的生产现状、技术难题进行调研摸底,提供可行的、科学规范的管理与种植方案并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集中培训。

山西省作物学会秘书长王创云表示,香菇、羊肚菌及灵芝新品种的引进和示范栽培,丰富了当地食用菌栽培品种,促进了当地食用菌产业多元化发展,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微信图片_20221209163836.png

科技服务团在羊肚菌种植基地指导技术(刘生锋 摄)

在临县富之源种养专业合作社、临县万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公司在科技服务团指导下,当地引种示范了适合当地栽培的3个优良香菇品种,研发枣木木屑的低成本加工技术,编制临县香菇深加工产业发展建议,已建立产量300万袋/年菌种基地,吸纳100多名周边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23000余元。

科技服务团还引领农民发展羊肚菌产业,指导当地推广种植200余亩羊肚菌,通过菇菜轮作模式,研发出配套当地设施的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收益突破百万元。

临县润发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引进高产孢子粉灵芝品种沪农灵芝1号,示范种植灵芝8亩,培育灵芝菌种1500包,培育当地野生栎木做的段木灵芝25000袋、袋料灵芝5000袋,吸收带动闲散劳力务工总收益10万余元。(刘生锋)

来源:新华网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