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作物学会官方网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祝贺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杨维才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常务理事许为钢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发布时间:2021-11-19     来源:       阅读量:     分享:

2021年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杨维才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常务理事许为钢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维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

P020200420365920799244.jpg

杨维才,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方向为植物生殖发育的分子遗传学。杨维才研究员对被子植物雌雄配子体发生和识别的分子遗传机制进行了十余年系统深入研究,鉴定了多个控制植物生殖发育的重要基因,发现SPL在体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发挥关键转录调控作用,提出rRNA加工和核糖体发生等核仁功能的调控是影响胚囊发育的关键因素。发现了雄配子体识别雌配子体信号的受体复合体并研究了多肽信号与受体识别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Genes & Development、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Cell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为解析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分子机理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获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许为钢  中国工程院院士

img_1611544068.png

许为钢,1958年10月生,农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农业部黄淮中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黄淮海转基因小麦中试基地主任,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小麦遗传育种工作,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行业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发表学术论文87篇,出版专著2部。育成小麦品种累计推广3.3亿亩,选育的郑麦9023较好地解决了优质强筋品种广适性问题,获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选育的郑麦7698较好地解决了当前优质强筋品种产量普遍低于高产品种的难题,获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育成的郑麦1860等节肥优质高产的绿色小麦品种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中原学者、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