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作物学会官方网站!

English

托举活动
青年人才成长故事之朱杨 ——将植物生物科学技术应用于油菜生物育种
发布时间:2025-04-10      来源:       阅读量:     分享:

在科研领域,有这样一种观点:“应用做不好,本质上是基础科学研究没做好”。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朱杨老师,虽已记不清何时初次听闻这一理念,但它却深刻地影响了朱杨的科研之路。这一理念源自他大学本科班主任,同时也是他“国创”和毕业设计导师——浙江大学蒋立希教授。在蒋立希教授的指导下,朱杨决心在植物科学领域深耕,为农学发展贡献力量,为此他默默钻研了近10年。

1.jpg

朱杨于2020年底加盟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致力于将自己所擅长的植物发育生物学应用到作物科学研究中,具体聚焦于油菜基础研究和育种应用。他回国后申请并获批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在项目支持下,他精心规划未来油菜发展目标,联合浙江大学油菜团队,稳步推进相关科研工作。

科研之路困难重重,从建立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到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从模式植物的研究思路,到寻找油菜研究的农学问题;从实验室的基础科学实验,到大田表型和农艺性状的考察,每一件事情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而他力求把每一项都做好。在这一过程中,导师和学科同事给予了他和课题组极大的帮助,成为他们不断进步的关键因素。朱杨团队从栽种油菜等基础工作做起,学习室内种植和大田种植的各种经验;在油菜转化体系方面探索,学习获取各阶段突变体和转基因植株的方法,把拟南芥分子、遗传、发育的实验技术和思路应用到油菜的研究中,经过了不断的调整与摸索,逐步找到了适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项目资助,他与中国作物学会建立了紧密联系,积极参与学会的各项活动,比如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作物分子育种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经验分享交流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他与领域内的老师和同行深入交流,这不仅为他明确实验室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思路,还助力他建立了广泛的科研合作关系。 

2.jpg

通过3年的努力,朱杨团队逐步完善了实验室体系建设。建立了室内和大田关键表型的分析与鉴定,明确了油菜表型数据与重测序数据关联分析的步骤与要点,探索了多组学分析所获得实验结果的后续验证经验,并逐步开始探索油菜多同源基因拷贝之间的遗传和调控网络。与拟南芥相比,油菜的研究要困难得多。其一,植株生长空间和周期的加长;其二,异源四倍体基因组导致复杂的基因结构和同源基因数目,为遗传和分子验证造成了成倍增加的工作量。为了更好地解析关键功能基因的功能,研究生们只能硬着头皮一个一个地去尝试和验证,在细致的观察和比较中发现了相关基因与拟南芥同源基因功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最令他们兴奋的是,就算是他们所熟悉的基因,根据突变体的表型,他们发现了新的基因功能和潜在的新的调控网络与机制。通过整个课题组将近4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发表了油菜早花、耐寒相关的研究论文,申请了专利,培育了相关品种。通过学术交流,他们把研究生和他们所获得的研究结果与国内外同行交流,获得了新的思维的碰撞,并开展了更多的合作。他与课题组的同学也坚信他们所选择的科研道路,能够服务于国家战略设计的需求,并且期许品种和与之匹配的栽培体系,能够与农业新的业态结合,为行业从业者创造更多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并从中实现个人的理想。

朱杨是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第一位获得“青托”称号的青年教师,因此,学院还非常重视对他综合能力的培养。目前,他担任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在平常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也收获颇丰。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们对他真实而客观的评价,无论褒贬,他能听到他们的心声,他个人认为是一件人生幸事。在他看来,学生们是他职业发展的一面镜子,让他能够不断找到发展新的起点与动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朱杨深知教育事业的重要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国家和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也能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阶段性成长成才的平台。求是创新,不仅是浙江大学的校训,也是他个人的座右铭。在身边优秀的同事的激励下,他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努力突破技术瓶颈,为农业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