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作物学会官方网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科学普及>> 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
全国科普月丨中国作物学会举办中学生体验玉米杂交与风味品鉴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11      来源:       阅读量:     分享:

2025年9月6日,中国作物学会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基因资源与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成功举办“从田间到舌尖——玉米杂交与风味品鉴”主题活动,面向北京市第九中学高中学生开启了一场融科学实践与农业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科普研学活动。通过田间实地操作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农业科学普及走向深入,实现了“科普走进田间,科学融入生活”,为我国农业科技传播与人才培养搭建了平台。

图片4.png

活动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顺义试验基地展开,主要内容涵盖“作物品种展示”“玉米田间杂交实验”“鲜食玉米收获”“科普小课堂——杂交、玉米与转基因”以及“玉米品鉴”五个部分。在科普试验田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作物基因资源与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骨干专家翁建峰老师带领着同学们学习了玉米、大豆作物品种知识、认识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主打品种,如高油高产高异黄酮低豆腥大豆品种“中黄203”、航天诱变选育而成的黄淮海夏大豆品种“中黄606”、高抗茎腐病抗旱耐密稳产高产玉米品种“中玉303”、耐盐性突出的玉米新品种“中单1130”,以及白甜糯玉米品种“中糯330”、甜玉米品种“中甜401”和“中甜白小胖”等。在田间技师指导下,同学们学习操作了玉米人工杂交授粉的全流程,包括母穗选择、花粉采集、授粉和挂牌等环节,亲身体验了玉米育种的技术细节。许多同学感叹:“田间科学实验非常有意义,但也确实辛苦,我们要更加珍惜粮食。”大家还亲手采摘了鲜食玉米,体验了收获的喜悦。

图片5.png

田间实践后,翁建峰研究员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从“为什么要杂交”“一起认识玉米”“转基因安全性”“玉米品质评价”四个方面,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内容丰富的科普课。最后,同学们还对刚采摘的玉米进行了品鉴与评分,在味觉体验中深入理解了品种特性与品质育种的重要性。

图片6.png

中国作物学会科普工作负责人表示,推动农业科普、营造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是学会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学会积极响应中国科协“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科普工作要求。围绕国家粮食安全与种业振兴战略,充分发挥桥梁与平台作用,联合国家级科研院所、头部企业等,推动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让深奥的作物科学以可感知、可体验的形式走近青少年。本次活动正是科研资源科普化的又一次生动实践,未来学会将进一步打造更多优质科普活动,为培养农业科技后备人才播下希望的种子。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