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作物学会官方网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科学普及>> 科普作品
科普作品
科学普及 | 用良法画“粮”景,从会种到“慧”种——对话水稻栽培专家马均
发布时间:2023-08-25      来源:       阅读量:80     分享: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水稻高产优质的基础。但一个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要完全发挥其潜力,离不开栽培技术。

1.jpg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稻栽培技术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水稻增产作出了重要贡献。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作物学会栽培委员会水稻学组副组长马均认为,总体而言,我国水稻栽培技术有四个方面的转变。

2.jpg

首先,是栽培技术从传统的精耕细作变为精简化栽培,尽量少用人工,减少生产投入。

第二个方面,是栽培技术从以人工为主的栽培模式逐渐转变为机械化、智能化。

第三个方面,是栽培技术从传统的经验式、粗放型的栽培方式,向精准化、标准化方向转变。

第四个方面,是栽培技术从单纯追求水稻单产提高,转变为考虑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安全生产等多目标平衡。

3.jpg

  2003年,马均来到了四川眉山东坡。2012年当地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后,马均团队在这里开始了水稻栽培试验示范工作。如今,马均和他的团队建设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面积已达1500亩,并且今年将展示79个新品种和5个新技术。

4.jpg

  栽培技术研究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当一种新技术诞生,专家们不但会把技术免费传授给农民,往往还要自己花钱、花精力去做推广。

5.jpg

  在几十年的生产实践当中,马均意识到栽培技术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迫切的需求。每当看到农民使用了新研发的技术,产量得到提高,马均都会由衷地感到高兴。对他来说,这项工作虽然辛苦,但也让他在希望的田野上,收获了栽培研究的乐趣。


监制 | 战钊 程维红

记者 | 宋雅娟 谢芸 肖春芳

摄像 | 肖春芳 李锦

统筹 | 徐琴

文案整理 | 许婉仪(实习)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