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作物学会官方网站!

English

礼赞 · 科学家精神
礼赞•科学家精神 | 祁建民:潜心麻类育种▪开拓创新▪矢志不移
发布时间:2022-04-25      来源:       阅读量:158     分享:

他专注麻类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40余年,提出了黄麻起源与演化新学说新观点,建立了具有创新性的黄/红麻穿梭育种与高效聚合育种技术体系。育成了黄麻179、闽麻5号和食用黄麻福农4号、5号、贝贝1号等系列品种;红麻超高产育种取得重大突破,育成福红2号、福红952、福红992系列品种在全国较大面积种植。首次育成光钝感和基本营养型红麻不育系福红992A、福红航1A等5个不育系,并实现三系配套,为我国麻类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提高了我国黄/红麻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


1.jpg

祁建民,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岗位专家,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标兵。曾任中国作物学会麻类专业委员会常委、副主任委员、顾问,农业部麻类产业体系育种岗位专家、专家组专家、顾问;历年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计划(948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40多项,创建了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带领团队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0多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授权国家技术发明专利18项。

祁建民祖藉福建莆田市。莆田素有“海宾邹鲁,文献名邦”之称,有“家贫子读书,地瘦栽松柏”的文化教育传统,祁家迄今三代人已有十多人从事教育事业。“文革”时他已念高中,经上山下乡磨炼,对农业产生了深厚情怀,他组织知青成立村科技组,带动村民开展蘑菇、草菇、白木耳等食用菌菌种扩繁和栽培并取得成功,后被调到黄石农肥厂当技术员,从事“5406”微生物农肥生产。1972年,他通过推荐和考试,以优异成绩被福建农林大学农学系录取。他十分珍惜难得的学习机遇,如饥似渴学习知识和教学实践,因学习工作出色,成为校学生会副主席兼宣传部长。他勤奋好学,多才多艺,利用周末出版报,写剧本,组织学生自编自演,成为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在学生中被誉为“高家庄”。1975年毕业后留任校团委专职干部,因团学工作成绩突出,他先后被评为校“优秀教育工作者”,被团省委评为“学雷锋树新风先进工作者”和福建省“高校优秀团委”。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后,他被时任副校长、麻类专家卢浩然选为助教和科研助手,并参与大学复办后第一批招生的研究生班学习,从事黄红麻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1980年,祁建民派驻莆田漏头科教基地,同麻类专家郑云雨一道开展黄红麻品种资源鉴定与遗传育种研究。1983年,他被调回学校,担任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任办公室主任和学科秘书,继续开展黄红麻种质资源与配合力遗传育种研究。当时科研经费和科研条件极端困难,祁建民以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事业心,长期深入全国主产麻区,开展高产抗病黄麻新品种梅峰4号、闽麻5号,179新品种示范推广与红麻穿梭育种研究,使这3个黄麻品种成为全国大面推广的优良品种。经过十多年的育种实践,祁建民创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黄红麻穿梭育种与高效聚合育种技术体系,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1995年后育成了10个福红系列红麻突破性新品种,其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红麻福红2号、3号和超高产红麻新品种福红952、991、992、福航优1号等成为全国推广的品种和对照种。2010年,率先在国际上育成光钝感和基本营养型红麻不育系5个,并实现三系配套。6项黄麻育种成果鉴定达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先后获福建省和农业部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3项。

2.jpg

祁建民教授(右1)与姚穆院士(左3)在江苏大丰考察福建农林大学黄/红麻品种(盐碱地种植)

 在种质资源搜集鉴定、创新利用与基础科学研究上,他提出世界黄麻起源与演化的新学说新观点,开展关键质量与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研究,指导研究生在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整合植物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系列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率先构建完成了黄红麻、烟草等4张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后,团队张立武等应用第二代和第三代基因组测序技术,首次完成黄麻、红麻基因组测序,在国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了系列高影响因子论文。他先后获校优秀教师,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是严家显最高科教奖获得者,荣获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标兵称号。菜用黄麻、光钝感与基本营养型3个不育系、红麻福航优1号等7项育种成果参加中国国际高新技术贸易会获“优秀新产品奖”,他本人荣获“百名风云人物奖”。

3.jpg

祁建民教授带领(左4)马来西亚NKTP及UPM大学专家考察福建农林大学育成的红麻福红992

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基地,他还是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农业文博)外聘的硕/博士生导师。他培养的近百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分布于全国多个高校、科研部门、地方政府部门和农业、企业单位。可谓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如学生牛小平发表多篇高影响因子的SCl论文,其博士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博士论文,并获严家显最高奖教金;学生梁景霞博士论文2012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领跑5000”顶尖优秀学术论文,培养的硕博士研究生多数论文都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他培养毕业留校的4位博士都已是正副教授,分别担任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负责人,在传承和发展大道上开拓前行。在2001年担任生命科学院副书记、副院长时,他申报了“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05年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此外,他指导的本科生项目《帝王麻菜功能性新产品开发》参加福建省大学生创业创新挑战杯,荣获优秀奖。

祁建民是卢浩然先生第三代传人,也是耕作界与水稻育种著名专家教陈启锋教授的门生。他传承老一代科学家严谨治学与为人师表的学风,矢志不渝与探索求是的精神;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科学态度,孜孜不倦与丹心报国的优良传统,并坚持“白+黑”、“5+2”坚毅作风,使其在半个世纪麻类与特色经济作物遗传育种领域,从无到有、由基础科学研精覃思到屡创科研奇迹,取得系列优异科技成果。

老冀伏枥志在千里,矢志不渝缀耕不止。他在耳顺之年还奔波在非洲马里、赞比亚,贝宁、刚果布和东南亚马来西亚、泰国、孟加拉,以及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等地,进行种质资源搜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其技术成果在“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上推广应用,受国内外同行和企业的赞誉。他年届古稀,仍在希望的田野中辛勤耕作,为履行科技特派员使命和推动闽台合作特色农业、种业发展,他先后带领6位本科和一位硕士毕业生,往返于海南热作物院、广东河源、广西北海、江苏盐城、福建寿宁、尤溪、南平、三明等地育种繁种基地。功夫不负有心人,近五年来,校企协作带领团队再育成并通过省级审认定的菜用黄麻、红麻、篦麻、秋葵、甜高粱、高粱、金丝瓜、南瓜、苦瓜、菜豆类等新品种50多个,为国家种业科技创新再立新功。

 

 

人物由中国作物学会麻类专业委员会,熊和平理事推荐

作者:祁建民(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教授)

编辑:徐莉(中国作物学会秘书)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