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作物学会官方网站!

English

礼赞 · 科学家精神
礼赞•科学家精神 | 郭天财:忠诚的麦田守护者
发布时间:2022-04-07      来源:       阅读量:688     分享:

 他45年如一日坚持从事小麦高产栽培研究与技术普及推广,带领团队长期深入科研生产一线,创新提出了“调控根穗平衡发育、构建高质量群体、壮秆防倒延衰、稳穗促粒增重”的小麦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主持创造了一系列小麦高产典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微信图片_20220407091924.png

 郭天财,河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小麦栽培方向学术带头人,中原学者,“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曾任中国作物学会第六、七、八、九、十届理事会理事,兼任河南省委“三农”工作专家咨询组特聘专家、河南省政协常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河南省委信息决策专家团成员、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国家重大研发专项粮丰工程咨询专家等职。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8项,发表论文196篇。


让所有人都能吃上白面馍

 郭天财出生于老愚公家乡——河南省济源市深山沟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童年开始,他就亲身感受到农村的贫穷苦难,经历过吃不饱肚子的折磨,立志要好好学习,当一名农业科学家,让自己和所有人都能吃上白面馍,不再饿肚子。


 1977年河南农学院毕业后,他饱含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深厚感情,怀揣“吃白面馍”的梦想,45年如一日坚持从事小麦高产栽培研究与技术普及推广,带领团队长期深入科研生产一线,实地观察高产小麦生长发育特点,系统总结小麦高产经验,潜心研究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创新提出了“调控根穗平衡发育、构建高质量群体、壮秆防倒延衰、稳穗促粒增重”的小麦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主持创造了一系列小麦高产典型,引领了小麦高产栽培方向,从技术上支撑河南小麦生产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粮仓、国人厨房”,赢得了“世界小麦看中国,中国小麦看河南”的美誉,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忠诚的麦田守望者

郭天财1 (2).jpg

郭天财教授在田间

 作为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顾问和河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在每年小麦生长的8个来月内,有三分之二的时间,他不是在学校试验地,就是在农民麦田里,一把小铲子和一个钢卷尺是他下田随身携带的“标配”。这两件工具就像医生的听诊器,小铲子是用来挖土看土壤墒情和小麦根系生长情况的,钢卷尺用来测量小麦的株高等生长状况的,用这两件看似非常普通的小工具,他随时为小麦“做诊断、开处方”。这些年来,每当小麦生产突发自然灾害和重大病虫害时,他总是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不论是严寒酷暑,还是节假日,在第一时间奔赴一线查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和病虫草情,研究制定技术方案,指导农民科学管理麦田,农民朋友都亲切地称为“郭小麦”。在当下河南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想小麦创高产,种啥?咋种?咋管?得听‘郭小麦’的”。郭天财常说“作为一名农学人,如果脚上不经常沾点儿泥,身上不经常带点儿土,脸庞不晒得黑里透红,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农学人”。

郭天财1-1.jpg

郭天财教授指导农户

 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正值小麦产量形成和春季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为指导农民不误农时科学管好麦田,他冒着疫情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农民春管措施到田入户,确保抗疫情、促春管两不误,国家和省新闻媒体曾多次报道他的事迹。有次他在临颍县现场调研指导并进行培训时,农民朋友感慨地说“抗疫就听钟南山,种麦只听‘郭小麦’”。2020年5月,农业农村部原部长韩长赋在《农民日报》撰文发表的《我的农业科学家朋友》一文中,高度评价郭天财教授是“小麦高产的‘田保姆’,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最受农民群众欢迎的专家”。

郭天财3.jpg

2014年5月9日,郭天财教授陪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尉氏县张氏镇麦田视察调研

 近十多年来,郭天财教授曾10多次陪同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河南麦田调研指导农业生产,为领导决策指导农业生产积极建言献策,所提发展小麦生产对策建议得到中央领导赞许并被采纳实施,并促成中央财政先后拨付抗旱补助和“一喷三防”专项资金103亿元,为我国小麦防灾减灾并连年获得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14年5月9日,郭天财教授全程陪同习近平总书记在尉氏县张氏镇麦田视察调研,现场零距离、面对面给总书记汇报小麦长势和生产特点,分析预测小麦产量,并对抓好后期麦田管理提出了建议,得到了总书记的高度评价与赞许。他与习近平总书记在麦田的照片收录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2021年1月16日新华社曾以《习近平与三位农业科学家的故事》为题再次给予报道。


立德树人守初心

 作为一名农业高校教师,他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坚持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带领青年教师和学生到生产一线,把田间当课堂,把麦苗当教材,把传授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并联系自身成长经历,通过“教授导航”报告会,引导学生学农爱农,把书本和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到农业生产一线长知识、增才干、练技能,做“一懂两爱”的现代农业人才。

郭天财3 (1).jpg

郭天财教授调研试验基地小麦幼穗发育进展

 作为学术带头人,他培养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小麦栽培创新研究团队,先后主持申报建设了作物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河南省高校和全国省属农业院校唯一)、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全国首批14个之一,并入选2013年度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10个重大突破性事项,受到河南省委省政府嘉奖)和“CIMMYT-中国(河南)小麦玉米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和国际合作科研平台,为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和提升小麦科技创新能力与社会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他指导培养的很多学生都已成为小麦生产科研领域骨干。他因此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是迄今河南省高校唯一获此殊荣者。

 由于他在教书育人、学科建设和小麦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做出的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先后荣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中华农业英才奖、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先进工作者、中国作物科学技术成就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荣誉称号与奖励。2019年他作为教师代表和全国劳模代表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招待会和国庆观礼。2021年郭天财被中共中央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并受邀在北京全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


 THE END 

人物由河南省作物学会和中国作物学会张爱民副监事长推荐

作者:贺利(河南农业大学副研究员)、段剑钊(河南农业大学助理研究员)

编辑:徐莉(中国作物学会秘书)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