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作物学会官方网站!

English

礼赞 · 科学家精神
礼赞•科学家精神 | 王辉:栉风沐雨的小麦人生
发布时间:2022-03-24      来源:       阅读量:466     分享: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以田间地头为家,一待就是一整天。作为一名育种专家,他选择了小麦育种,一干就是一辈子。他秉承我国老一辈科学家踏实、严谨、执着、奉献的精神,带着“育得金种慰苍生”的坚定信念,自青春岁月至古稀之年,脚踏实地,不断破解小麦的“生长密码”,也不断培育更新我国优质、高产小麦的新品种。

 1.jpg

王辉,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曾任陕西省农作物学会理事,2016年获“三秦楷模”荣誉称号,2012年获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科研教学与推广工作,五十年如一日奔波在小麦育种科研第一线,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心系百姓,无私奉献,在小麦遗传改良研究和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创新型成果。育成小麦新品种15个,累计种植面积超过2.5亿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200亿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1943年出生于陕西杨凌李台乡一个农民家庭的王辉,青年时期正好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是当时正处青春期的他最真切的感受。“上初中到高一的那几年,家里粮食不够吃,饿得人面黄肌瘦。”

饱受饥荒之苦的王辉,切身认识到粮食的重要性。高中毕业时,王辉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西北农学院)农学系作为第一志愿,梦想着通过掌握农业技术造福乡民。

大学毕业后,王辉先后在部队农场和眉县良种场锻炼和工作。1973年,王辉回到母校,在我国一代育种大师院士的指导下开始小麦育种工作。

 

 

2.jpg

王辉教授雨天在田间记载

育种是一门辛苦活,让人一年四季都没有闲工夫。早出晚归,成了王辉的工作常态。他随身携带的记录本被不同颜色的笔写得密密麻麻,记载着小麦的“株高、抽穗期、发育快慢、整齐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在王辉的办公室,这样的记录本已堆成厚厚的一摞,足足有三四十本。

在小麦杂交和收获的季节里,为了抢时间,王辉中午基本不回家,午饭由家人直接送到地里,有时干脆自备干粮,饿了就“凑合吃点”。工作的忙碌,使王辉由最初的顾不上吃早饭养成了现在不吃早饭的习惯。

3.jpg

王辉教授在实验室考种

辛勤的付出,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1991年,王辉孕育出第一个小麦品种“西农84G6”。此后,他培育出的新品种就像一颗颗倔强坚韧的麦种般,不断地生根发芽、分蘖吐穗。

 

王辉.jpg

王辉教授查看小麦新品种长势

2005年,历经18年培育而成的“西农979”是王辉及其育种团队育成的12个小麦优良品种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个,它实现了王辉的梦想:把优质与高产、抗寒与早熟相统一。这一重要科研成果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也让王辉荣获201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

截至目前,王辉已先后培育出小麦品种15个,累计推广面积达2.5多亿亩,累计增收小麦60多亿公斤,新增产值200亿元左右。

5.jpg

 王辉教授(右)考察新品系种子

2008年,按规定王辉可以退休了。守着已有的荣誉,他尽可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但心怀多年的痴迷,他怎么能离开土地、离开种子?他说:“生产环境、自然环境不断变化,没有万古长青的良种,育种工作没有休止符!”

育种是一个不断逐梦的过程,在优中选优,永远没有终点,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如今,虽已年近八旬,但王辉心中依然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培育出一个产量潜力更高、品质更好、实用性更好、抗病性更全面的新品种,应用于农业生产,以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THE END

人物由陕西省农作物学会推荐

作者:孙道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

编辑:徐莉(中国作物学会秘书)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