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作物学会官方网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科技服务>>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早熟耐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MC121
发布时间:2023-10-09      来源:       阅读量:     分享:

成果标题*

早熟耐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MC121

行业领域*

生物育种及相关产业

技术领域*

农业技术

成熟度*

销售级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

成果类型*

新品种

成果介绍*

MC121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京72464为母本,京2416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18年通过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审定,同年通过京津冀三地联合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180070、京津冀审玉20180004。该品种具有早熟优质、耐密抗倒、耐干旱节水、籽粒脱水快、宜机收等突出特点。东华北中晚熟区生育期126天,比对照早熟2天。高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灰斑病,抗穗腐病。黄淮海区生育期100天,比对照早熟2天。株型紧凑,果穗筒型,穗长17.1厘米,穗行数14~16行,白轴,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5.0克。中抗穗腐病,中抗小斑病。2015-2016年参加国家统一渠道黄淮海夏玉米5000密度组区试两年平均亩产712.2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5%;2017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1.3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6%。2015-2016年参加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区试两年平均亩产850.2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7%。

2017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77.4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4%。

适宜在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的吉林省四平市、松原市、长春市的大部分地区,辽源市、白城市、吉林市部分地区、通化市南部,辽宁省除东部山区和大连市、东港市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大部分地区,山西省忻州市、晋中市、太原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吕梁市平川区和南部山区,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岛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北部、沧州市北部春播区,北京市春播区,天津市春播区种植。

成果亮点*

具有早熟优质、耐密抗倒、耐干旱节水、籽粒脱水快、宜机收等突出特点。黄淮海夏玉米区和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生育期均比对照早熟2天。株型紧凑,耐密抗倒;抗多种病害,高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灰斑病,抗穗腐病;品质好,籽粒容重744-783克/升,粗蛋白含量9.73%;籽粒脱水快,适宜机械化穗收和粒收。 

团队介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是一家集玉米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种子检测鉴定、良种良法配套、示范推广及生产咨询等五位一体的科研育种单位,其种业研发团队采用常规育种、DH系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移基因育种,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开展普通玉米、青贮玉米与鲜食玉米育种研究。入选全国农业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团队、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等。当前育种研发团队有41人,高级职称15人,博士9人,硕士8人,在站博士后2人。

已选育并通过审定玉米新品种260多个,其中国审品种120多个。其中,京科968已成为我国单年度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三大玉米品种之一,累计推广超过1亿亩;京农科728是首批通过国家审定的机收籽粒品种、京津冀三省市协同推广的机收抗旱品种,累计推广超过1000万亩;京科糯2000十多年来一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鲜食玉米品种,累计推广6000多万亩;农科玉368等甜加糯、高叶酸营养强化型鲜食玉米品种,继续引领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发展;京科青贮516等系列青贮玉米品种,在调结构、粮改饲中成为主导品种

自2000年以来,主持完成国家重大和重点科研项目100多项。获得国家级以及省部级科技奖励3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植物新品种权200多项。

成果资料*

MC121-3.jpg

联系人*

王元东,010-51503133

单位名称*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所在地区*

北京市海淀区

详细地址*

曙光花园中路9号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