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甜味糯型鲜食玉米品种京科糯768
成果标题* | 甜味糯型鲜食玉米品种京科糯768 |
行业领域* | 生物育种及相关产业 |
技术领域* | 农业技术 |
成熟度* | 销售级 |
合作方式* | 技术转让 |
成果类型* | 新品种 |
成果介绍* | 京科糯768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鲜食玉米育种创新团队以自主创制的优良糯玉米自交系CQ56和ZN3为亲本,组配选育而成的“甜味糯”新型鲜食玉米品种,并于2021年一次通过4大生态区国审(国审玉20210638)。 京科糯768实现了果穗上甜、糯同粒表达,每颗籽粒又甜又糯。在适采期内,鲜籽粒糖度达14度以上,显著高于普通糯玉米(一般为8度),口感有明显的甜味。具有籽粒甜度高、口感品质好、高产稳产、多抗广适、采收期长等综合优点。与甜加糯型玉米相比,除能鲜售上市、真空包装外,还可用于速冻加工,加工后果穗籽粒饱满、颜色一致、外观整齐;且在选育过程、亲本繁育及杂交种种子生产等方面均能提质增效,优势显著。京科糯768的育成及推广促进了我国鲜食玉米产业的不断升级发展,并将引领我国鲜食玉米发展方向。该品种多次获得全国十大优秀糯玉米品种、优势加工品种等荣誉。该品种的育成及推广促进了我国鲜食玉米产业的不断升级发展,并将引领我国鲜食玉米发展方向。 |
成果亮点* | (1)甜度高:果穗上籽粒均为糯质,但在适采期内,鲜籽粒糖度达14度以上,较普通糯玉米品种京科糯2000提高6度以上,口感有明显的甜味。 (2)商品性优:京科糯768果穗长筒型,穗型周正美观,粒行整齐、籽粒饱满、颜色嫩白。穗长平均20cm以上,穗粗平均5cm以上,达一等商品穗标准。在3500株/亩密度下,穗长≥18cm的果穗占比达90%以上。在国家四个生态区区域品尝试验中,得分均高于对照品种,其中在东南区品尝试验中,品尝得分89分,在14个参试品种中居第1位。 (3)适应区域广:同时通过国家东华北、黄淮海、西南、东南四个生态区审定,可在全国鲜食玉米生态区种植。 (4)高产稳产:在国家西南、东南、东华北、黄淮海四大生态区试验中,平均亩产分别为897.9、860.3、1041.4、885.8千克,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7.4%、24.2%、0.8%、15.1%。每亩成穗率达98%以上,且稳产性好。 |
团队介绍*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鲜食玉米育种创新团队起步于1996年,至今已发展成为一支科研创新能力居全国领先的优势团队,拥有北京学者、鲜食玉米产业育种领军人物高层次人才。目前团队共有成员16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博士2人,硕士4人。团队围绕科技创新“四个面向”,针对现实玉米产业领域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开展鲜食玉米优异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与改良,甜、糯及双(多)隐优良玉米自交系创制,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易制种、多类型特色化的强优势鲜食玉米杂交种培育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在推动我国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二十多年来,团队带头人赵久然研究员带领团队选育并通过审定鲜食玉米新品种52个,共95品次,其中国审品种34个,累计推广种植1亿亩以上。系列品种的培育及应用显著引领并带动了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发展,为我国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多元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科技支撑作用。 团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等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植物品种权37项。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等科技奖励12项。 |
成果资料* | |
联系人* | 卢柏山,13910776692 |
单位名称*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
所在地区* | 北京市海淀区 |
详细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