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作物学会官方网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科技服务>>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米蛾卵赤眼蜂工业化生产及大田应用关键技术
发布时间:2023-02-14      来源:       阅读量:     分享:

成果标题*

米蛾卵赤眼蜂工业化生产及大田应用关键技术

行业领域*

生物育种及相关产业

技术领域*

农业技术

成熟度*

产品级

合作方式*

技术服务

成果类型*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新技术

成果介绍*

甘蔗螟虫、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普遍发生的重大农业害虫,对甘蔗、水稻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化学防治导致其抗药性增强、农药用量增加、防治效果下降,并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开始探索赤眼蜂防治螟虫技术,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由于赤眼蜂扩繁困难、蜂种退化等多种原因,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仅停留在小面积试验示范,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也不太理想。本项目选择米蛾卵作为螟黄赤眼蜂繁殖的中间寄主,优化筛选本地赤眼蜂品系,提高了赤眼蜂的活力;研发米蛾、米蛾卵和螟黄赤眼蜂高效扩繁的全套工业化生产装备及配套技术,大幅提高繁蜂效率;创新集成大田放蜂应用技术和推广机制,项目成果在广西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了米蛾卵赤眼蜂工业化生产及大面积产业化应用的历史性突破。创新点有如下三点:一是研发出米蛾卵高效扩繁的全套工业化装备及其配套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二是研发出米蛾卵赤眼蜂高效扩繁的全套工厂化装备及其配套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三是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赤眼蜂释放球及无人机高效精准释放赤眼蜂技术,作业效率是过去人工释放的30-40倍,是传统人工化学防治的400-800倍。

成果亮点*

1.开发出米蛾卵全自动扩繁新技术和新工艺,研发出米蛾卵工业化高效生产技术,米蛾卵扩繁平均倍数≥100倍,建成工厂化生产线10条,每批次米蛾收卵量20万ml以上,年产优质米蛾卵4.9吨,攻克了国内外长期未能规模化生产米蛾卵的世界难题。

2.首创研发出米蛾卵赤眼蜂自动化扩繁新技术和新工艺,研发出米蛾卵赤眼蜂工厂化高效生产技术,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最高日产优质赤眼蜂4.5亿头,年产700亿头以上。

3.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赤眼蜂释放球及无人机高效精准释放赤眼蜂技术,大幅提高放蜂效率;制定首个米蛾卵赤眼蜂大田应用技术规程,建立全程参与式、融合统防高效推进的产业化推广机制,实现大面积推广应用。

团队介绍*

本技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站、广西南宁合一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广西糖业集团有限公司3个单位共同完成。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站主要负责1.项目立项和整体设计,提出产业化推广思路,制定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方案,并组织实施;2.负责甘蔗、水稻、玉米害虫发生动态的调查监测;3.负责放蜂治螟技术的宣传培训和组织统一放蜂;4.推动形成多部门联动服务模式和多点投入机制,创新全程参与式、融合统防推进的产业化

推广模式和长效机制;5.负责制定《螟黄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技术规程》地方标准;6.组织开展项目的各项总结、现场查定和验收工作。

二、广西南宁合一生物防治技术有限公司主要负责1.协助制定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和项目组织实施;2.负责筛选适合本地的优势赤眼蜂品系;3.负责研发米蛾卵工业化高效生产技术;4.负责研发米蛾卵赤眼蜂工业化高效生产技术;5.研发米蛾成蛾收集机、米蛾卵产收装置、米蛾卵净化机、米蛾产卵茏清洗机、米蛾卵杀胚装置、特制繁蜂箱、繁蜂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等7个新型机械设备;9.协助开展不同放蜂技术集成模式的探索。

三、广西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构建赤眼蜂防范共建示范基地、共同推广技术的应用与合作。

成果资料*

2项目获奖证书(科技进步、创新成果、农技推广成果)_页面_1.jpg

联系人*

蒋柱辉,18877174811

单位名称*

广西糖业集团有限公司

所在地区*

广西南宁市

详细地址*

广西省南宁市青秀区民族大道32号农垦大厦9楼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