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作物学会官方网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科技服务>>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高产抗病优质棉花品种中棉所96A
发布时间:2023-02-13      来源:       阅读量:     分享:

成果标题*

高产抗病优质棉花品种中棉所96A

行业领域*

生物育种及相关产业

技术领域*

农业技术

成熟度*

销售级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

成果类型*

新品种

成果介绍*

中棉所96A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绿色增产增效创新团队通过多基因聚合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途径培育而成,2021年通过新疆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棉2021年第34号。中棉所96A集优质、早熟、抗逆、丰产、适于机械化采收等优良性状为一体,在参加两年新疆自治区早中熟区试中,长度32.3mm、比强度31.8cN/tex、马克隆值4.2,衣分43.7%,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对照的107.75%、112.2%和112.1%。该品种的培育方法《一种高衣分、优质机采棉品种中棉所96A的选育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成果亮点*

中棉所96A通过亲本组合的选配及杂交后生态、四季育种圃加速和定向筛选,打破了高衣分和纤维品质性状的负相关关系,将高衣分与纤维品质优良基因聚合,培育出高衣分、抗病、适宜机采且纤维品质优异的机采棉新品种;建立“中棉所96A+宽早优”配套技术服务体系1套。

团队介绍*

棉花绿色增产增效创新团队是依据中国农科院提出农业研究“顶天立地”,以“立地”而设立的团队,以应用研究为主。主要面向棉花生产主战场新疆棉区,围绕新疆棉花生产的主要问题,开展新疆稳产优质抗病机采棉品种培育、新疆标准化植棉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建立、棉花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体系的研究与建设等相关研究。团队由南疆优质棉育种课题组和植棉技术标准化课题组2个课题组组成,现有团队成员15人,其中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7人,研究实习员2人。团队申报并承担国家、省部级、师级项目、自然基金项目4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课题或子课题共9项,科研经费近3000万元;审定培育早熟、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中棉所96A、中棉所96B,96G,参加区域和生产试验棉花新品系中棉所N828,GB518和转基因棉花品种中棉所XJ1801,中棉所96A被兵团第一师、阿克苏列为主推品种;获“宽早优”国家发明专利2项,优质棉品种“中641”与“宽早优”相结合的高品质棉生产技术模式列入2018年中国农科院“十大科技进展”,并在2021年和2022年连续列入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新疆博州、昌吉州农业主推技术;出版《新疆“宽早优”植棉》著作1部,发表相关论文7篇;制定并颁布行业标准2项,地方标准22项。

 

 

 

成果资料*

高产抗病优质棉花品种中棉所96A全生育期约133天。前中期长势较强,后期稳健。植株塔型,Ⅰ-Ⅱ式果枝,株型较紧凑,茎杆壮较硬,茸毛中等,第一果枝节位6.6节左右。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浅绿色,铃长卵圆形,结铃性强,单铃重5.8g,衣分43.7%,籽指10.4g,吐絮集中,含絮力适中,霜前花率97.0%以上。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2.3毫米,断裂比强度31.8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2,整齐度指数84.8%。枯萎病发病率11.8%,病情指数3.6,枯萎病反应型为HR,属高抗枯萎病;黄萎病发病率26.9%,病情指数19.3,黄萎病反应型为R,属抗黄萎病。

中棉所96A协议转让由新疆中棉独家生产经营,该品种2020-2021年在西北内陆棉区推广面积30余万亩,抗病性强,亩增产6%以上,品质均为“双29”以上,深受地区政府、企业和种植户的喜爱,被兵团第一师、阿克苏列为主推品种。

8cb55d68418928e3cf1d4afd81d33b5.jpg

联系人*

孔德培,15226167191

单位名称*

新疆中棉种业有限公司

所在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

详细地址*

阿克苏市纺织工业城(南工业园)之江大道南侧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