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
宁粳10号
成果标题 | 宁粳10号 |
行业分类 | 请单选:( 3 ) (1)现代农业;(2)高端技术服务业;(3)农林牧副渔;(4)智库咨询 |
技术领域 | 农业技术 |
成熟度 | 请单选:( 7 ) (1)报告级;(2)方案级;(3)功能级;(4)仿真级;(5)初样级; (6)正样级;(7)环境级;(8)产品级;(9)系统级;(10)销售级 |
合作方式 | 请单选:( 1 ) (1)技术转让;(2)专利许可;(3)委托开发;(4)合作开发;(5)技术咨询; (6)技术服务;(7)技术入股;(8)创业融资;(9)股权融资。 |
成果类型 | 请单选:(8) (1)发明专利;(2)实用新型专利;(3)软件著作权;(4)著作权; (5)商标权;(6)外观设计;(7)新技术;(8)新品种 |
交易价格 | 请输入交易价格或选择双方协商。 (1)______万元;(2) √ 双方协商。 |
成果描述 | 1.基本情况: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06259 2.主要技术特点: 属粳型常规水稻品种。从运0175/(9702/徐稻3号)复交组合后代中选育而出。全生育期149.5天,比对照徐稻3号早熟0.8天。株高95.0厘米,穗长18.0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9.1万穗,每穗总粒数171.9粒,结实率86.3%,千粒重25.2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0、3.8,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中抗稻瘟病,条纹叶枯病5级,中抗条纹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1.8%,垩白度2.4%,直链淀粉含量16.0%,胶稠度70毫米,碱消值7级,长宽比1.8,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产量表现:2018年参加北方黄淮粳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8.09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3.25%;2019年续试,平均亩产677.38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4.6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2.74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3.95%;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5.46千克,比对照徐稻3号增产6.47%。 3.应用范围:适宜在河南沿黄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4.市场需求及经济效益分析:优质、高产、抗性强,抗倒性强,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
是否为成果代理人 | 否 |
是否已有技术评定 | 否 |
是否参加路演宣传融资 | 否 |
联系人 | 刘世家 |
联系方式 | 13776626251 |
单位 | 南京农业大学 |
所在地区 | 江苏南京 |
详细地址 | 南京市卫岗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