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2025年度作物分子育种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班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由中国作物学会承办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5年高级研修项目“作物分子育种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班”定于2025年10月9日至14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时间地点
时间:2025年10月9—14日(9日报到,14日下午离会)
地点: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二、组织机构
承办:中国作物学会
协办: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华中农业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作物学会分子育种专业委员会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局
三、研修目标
(一)提升学员的产学研能力,提高学员挖掘优异基因、利用基因信息优化育种流程和选择方法、加快育种效率等方面的技能。
(二)提升学员的分子育种技术和品种转移转化能力,培养作物分子育种专业领域技术转移转化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三)推动分子育种领域技术创新发展,促进有效开展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提高种业国际竞争力。
四、主要内容
采用主题报告、专题研讨、学术交流、现场教学、实践实训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研修如下内容:
(1)作物优异基因挖掘共性理论:作物遗传资源研究方法、遗传研究的群体类型、遗传解析和基因定位基本方法、集成遗传分析软件;
(2)水稻遗传资源及分子育种技术创新:水稻育种目标、遗传资源鉴定和有效利用、分子育种新策略和方法;
(3)油料作物遗传资源及分子育种:油料作物育种目标、遗传资源鉴定和有效利用、分子育种新策略和方法及其转化落地;
(4)麻类作物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生理:麻类作物遗传资源和基因组研究,特色麻类作物育种技术方法、高产生理与栽培;
(5)知识产权保护和初创企业运维:知识产权保护,财务管理,成果转化风险预判、争端解决;
(6)智慧农业: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无人机技术等在智慧农业领域的运用;
(7)成果转化成功案例分享和研讨:分享经验,研讨分子育种领域全产业链融通及全过程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体制机制;
(8)技术经理人能力全方位提升与技术转移转化:技术转移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技术经理人职业知识与能力体系、技术转移转化典型案例解析、技术需求挖掘与评估评价、概念验证与中试熟化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与难点;
(9)实地参观和分子育种实践:以现场教学方式介绍水稻、油料作物、特色麻类作物新品种育种的流程,参观水稻育种实验基地等。
五、研修人员
全国从事水稻、油料作物和特色麻类作物等作物遗传研究和育种领域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经营管理人员等;具备遗传学、育种学、生物统计和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专业技术骨干可适当降低要求,人数为50人。按照报名先后顺序录取符合条件的学员,名额报满为止。
六、报名方式
请于2025年9月20日前通过“金数据”系统完成报名(仅限现场参训人员)。
“金数据”报名链接

扫描二维码报名
培训班将通过中国知网、科创中国、科普中国平台进行公益直播,直播地址另行通知。通过在线直播观看的人员无需报名,人数不限。
七、费用及其他事项
(一)研修班不向学员收取任何费用,统一安排住宿,往返交通费用自理。
(二)研修学员都需在“科创中国”平台注册账号且实名认证,注册为技术经理人(参训人员名单确定后发送注册认证说明)。
(三)研修学员在研修期间结合工作实际,每人撰写一篇与研修内容相关的论文或交流材料,并于研修班结束前提交。
(四)研修学员在研修结束后需在“科创中国”数字平台上传不少于5条科技成果或者产业需求,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
(五)研修学员结业时,经考核合格,将获得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培训证书,凭姓名和身份证号在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公共服务平台(http://zsgx.mohrss.gov.cn)查询和打印本人证书。(注:根据人社部要求,培训期间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不修满规定学时的不予颁发证书。)
(六)会议形式:现场授课+线上直播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欧小雪 徐琴
联系电话:010-82108616,13810207334
邮 箱:meeting@caas.cn
附件:2025年度作物分子育种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班日程安排.docx
关于举办2025年度作物分子育种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班的通知.pdf
中国作物学会
2025年9月5日
2025年度作物分子育种领域专业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班日程安排
(2025年10月9-14日,湖北武汉)





